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:社区美育“别样红” 丰富老年新生活
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:社区美育“别样红” 丰富老年新生活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讯(通讯员 郑家利)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老年人的健康、幸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。而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体验和疗愈手段,正在逐渐成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的重要支撑。近日,位于重庆高新区龙湖U城的虎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,春季社区美育课程正在有序开展,为辖区近10000名老年人们带来全新的生验。
虎溪街道的社区美育课程已经连续开展2年,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。开设了摄影、绘画、声乐、书法、艺术赏析等20余门课程供老年朋友们选择。此外,居民们可以通过艺术创作、手工制作、音乐演奏等形式,融入虎溪街道辖区10个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。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和活动参与,老年朋友们可以释放压力、舒缓情绪,感受到自我实现和满足感,增强自信心和快乐感。
于此同时,虎溪街道社区美育课程具有定期性和连续性。在固定课程上,每年分为4个班次,暨春秋季及暑假、寒假班。每周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和形式,邀请重庆师范大学、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专业教师,开展主题讲座、特色活动等,让老年人们可以持续参与、持续学习、持续享受。这种连续性的社区美育活动,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,还可以加强老年人之间的社交和互动,提升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社区美育,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,更是一种重要的疗愈手段和生活方式。虎溪街道依托已经建好的心理科学馆,创造性开展舞蹈疗愈、音乐疗愈等特色课程。
“这些活动不仅让老年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欢乐和幸福,通过筹备、参与美育课程,接触更多同频共振的老年朋友,我们走进社区,走出重庆,不仅提升艺术修养,同时也治愈了因退休伴随的孤独感。”已连续2年参与虎溪街道社区美育课程的摄影班同学徐小平说。
虎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将继续整合辖区资源,为社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共享平台。”我们相信,通过社区美育的持续开展,辖区老年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感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,社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。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讯(通讯员 郑家利)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老年人的健康、幸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。而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体验和疗愈手段,正在逐渐成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的重要支撑。近日,位于重庆高新区龙湖U城的虎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,春季社区美育课程正在有序开展,为辖区近10000名老年人们带来全新的生验。
虎溪街道的社区美育课程已经连续开展2年,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。开设了摄影、绘画、声乐、书法、艺术赏析等20余门课程供老年朋友们选择。此外,居民们可以通过艺术创作、手工制作、音乐演奏等形式mile米乐m6,融入虎溪街道辖区10个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。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和活动参与,老年朋友们可以释放压力、舒缓情绪,感受到自我实现和满足感,增强自信心和快乐感。
于此同时,虎溪街道社区美育课程具有定期性和连续性。在固定课程上,每年分为4个班次,暨春秋季及暑假、寒假班。每周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和形式,邀请重庆师范大学、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专业教师,开展主题讲座、特色活动等,让老年人们可以持续参与、持续学习、持续享受。这种连续性的社区美育活动,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,还可以加强老年人之间的社交和互动,提升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社区美育,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,更是一种重要的疗愈手段和生活方式。虎溪街道依托已经建好的心理科学馆,创造性开展舞蹈疗愈、音乐疗愈等特色课程。
“这些活动不仅让老年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欢乐和幸福,通过筹备、参与美育课程,接触更多同频共振的老年朋友,我们走进社区,走出重庆,不仅提升艺术修养,同时也治愈了因退休伴随的孤独感。”已连续2年参与虎溪街道社区美育课程的摄影班同学徐小平说。
虎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将继续整合辖区资源,为社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共享平台。”我们相信,通过社区美育的持续开展,辖区老年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感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,社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。
亲爱的用户,“重庆”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“新重庆”客户端。为不影响后续使用,请扫描上方二维码,及时下载新版本。更优质的内容,更便捷的体验,我们在“新重庆”等你!
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,在互联网上使用、发布、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或“来源:华龙网-重庆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的作品,系由本网自行采编,版权属华龙网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、名称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。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,联系邮箱:。
附: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: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
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(最佳浏览环境:分辨率1024*768以上,浏览器版本IE8以上)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: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